規模肉牛養殖場基本結構
1、地基與墻體基深8-100厘米,磚墻厚24厘米,雙坡式牛舍脊高4.0--5.0米,前后檐高L0--3.5米。牛舍內墻的下部沒墻圍,防止水氣滲入墻體,提高墻的堅固性、保溫性 但是必要情況下提前了解肉牛養殖場建設地勢與土質的要求
2、門窗、門高2.1-2.2米,寬2-2.5米。門一般設成雙開門,也可設上下翻卷門。封閉式的窗應大一些,高1.5米,寬1.5米,窗臺高距地面1.2米為宜。 
3、場地面積,肉牛生產,牛場管理,職工生活及其他附屬建筑等需要一定場地、空間。牛場大小可根據每頭牛所需面積、結合長遠規劃計算出來。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積為場地總面積的15%一20%。由于牛體大小、生產目的、飼養方式等不同,每頭牛占用的牛舍面積也不一樣。肥育牛每頭所需面積為1.6-4.6平方米。通欄肥育牛舍有墊草的每頭牛占2.3-4.6平方米,有隔欄的每頭牛占1.6-2.0平方米。 
4、屋頂常用的是雙坡式屋頂。這種形式的屋頂可適用于較大跨度的牛舍,可用于各種規模的各類牛群。這種屋頂既經濟,保溫性又好,而且容易施工修建。 
5、牛床和飼槽肉牛場多為群飼通槽喂養。牛床一般要求是長1.6-1.8米,寬1.0-1.2米。牛床坡度為1.5%,牛槽端位置高。飼槽設在牛床前面,以固定式水泥槽適用,其上寬0.6一O.8米,底寬引種技術 青貯飼料 效益分析 人工授精改良誤區 流動配種 秸稈微貯 飼養規程 牛粗飼料 羊病防治 牛添加劑 牛病防治0.35-0.40米,呈弧形,楕內緣高0.35米(靠牛床一側),外緣高0.6--0.8米(靠走道一側)。為操作簡便,節約勞力,應建高通道,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為好。即槽外緣和通道在一個水平面上。 
6、通道和糞尿溝 對頭式飼養的雙列牛舍,中間通道寬1.4--1.8米。通寬度應以送料車能通過為原則。若建道槽合一式,道寬3米為宜(含料槽寬)。糞尿溝寬應以常規鐵锨正常推行寬度為易,寬0.25-0.3米,深0.15一O.3米,傾斜度1:50-1:100。 
肉牛養殖牛舍樣式
想改變肉牛養殖圈舍樣式提前看一下養牛場的建造技術
(1)全開放式牛舍 指外圍護結構開放的畜舍。這種畜舍只能克服或緩和某些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,如擋風、避雨雪、遮陽等,不能形成穩定的小氣候。但其結構簡單、施工方便、造價低廉,利用的越來越廣泛。
(2)半開放式牛舍 這種牛舍在南方地區常見,通過單側或三側封閉并加裝窗戶。夏季開放能良好通風降溫,冬季封閉窗戶可保持舍內溫度。
(3)全封閉式牛舍 應用為廣泛,尤其是西北及東北地區。冬天舍內可以保持10℃以上,夏天借助開窗自然通風和風扇等物理送風降溫。另外,按屋頂結構的不同,奶牛舍可分為鐘樓式、半鐘樓式、雙坡式和單坡式等。按牛舍內奶牛排列方式,可將奶牛舍分為單列式、雙列式、三列式和四列式。 
管理區 牛場的經營活動與社會有密切的聯系。在規劃時這個區的位置,應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輸電線路,充分考慮飼料和生產資料的供應、產品的銷售等。在牛場,奶、肉制品加工制作將成為牛場經營的組成部分,應獨立組成加工生產區。不應設在飼料生產區內。產供銷的運輸與社會聯系頻繁,為防止疫病傳播,故場外運輸車輛(包括牲畜)嚴禁進入生產去。汽車庫應設在管理區。除飼料以外,其他倉庫也應設在管理區。管理區與生產區應加以隔離,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,不得進入生產區,故此應通過規劃布局以采用相應的措施加以。
肉牛養殖飼養生產區 
飼養生產區是牛場的核心,對生產區的規劃布局應給予全面細致的考慮。牛場經營如果是單一或化生產,對飼料、牛舍以及附屬設施也就比較單一。在飼養過程,應根據牛的生理特點,對奶牛、肉牛進行合群、分舍飼養,并按群設運動場。飼料的供應、貯存、加工調制是牛場的重要組成部分,與之有關的建筑物,其位置的確定,必須同時兼顧飼料由場外運入,在運到牛舍進行分發這兩個環節。與飼料運輸有關的建筑物,原則上應規劃在地勢較高處,并應防疫衛生安全